明明該是幸福美好的婚姻,卻變成冰冷的牢籠,把兩個人都困在裡面,你也婚內失戀了嗎?
果子傳媒 記者 / 蕭令婕整理報導
「還有感情的人住在冰冷的婚姻裡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稱這樣的關係為「婚內失戀」。每天一起生活的那個人只剩習慣、心跳的感覺不再外,每次爭吵的時候,對對方的憤怒和怨氣就越巨大,兩人之間的甜蜜蕩然無存,明明該是幸福美好的婚姻,卻變成冰冷的牢籠,把兩個人都困在裡面,你也婚內失戀了嗎?
醫師鄧惠文在《婚內失戀:有婚無伴的人生,不奮鬥就等著變灰燼!》一書中提到了許多夫妻之間從佳偶變怨偶的原因,她認為,想要改善關係的第一步驟就是定義問題,是什麼讓愛在這段關係中慢慢消失。
造成婚內失戀常見的原因有:
一、 明明在意 卻假裝不在乎
丹麥知名心理諮商師伊麗絲.桑德在《我只是假裝不在乎》書中提到「自我保護策略」的概念,指的是人有時候會有一些手段來掩飾自己的情緒,藉由這些方式保護自己不被傷害,避免和他人或自己內心靠得太近。當感受太強烈時,你可能會運用想像力重新塑造外在現實,好讓你在看待你自己或別人時,把他們看得比實際上更好或更糟。
許多夫妻在關係中也有這樣自我保護的策略,例如:老公跟老婆說他今天不回來吃飯,老婆的反應是「這樣最好!我就不用煮了!」或是老公約老婆出門時,老婆拒絕,老公接著說:「也好!你不去我比較自由」,明明心理在意,卻不表達出來,無形間對彼此造成傷害,或許下次你可以試著談談自己被拒絕的感受,將你真實的心情傳達給你的伴侶!
二、 照顧家族成員的壓力
女人大律師李怡貞分享過,婚後最大的差異就是「有開始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壓力」。她認為,就算很多夫妻平時都是過兩人生活,但婚後很難避免一些特定場合會狀況要支援其他的家庭成員,像是過年過節幫忙準備一些食物、父母或較親密的家人生病,要承擔一些照顧責任、或是有了小孩後,彼此都要照顧孩子等等,這和交往的時候完全不同,很常造成夫妻關係的緊張,當兩人對「照顧家人」的看法不同時,爭吵隨之而來。
三、 無意識的不滿
鄧惠文說,許多夫妻間的關係很難找出一個「問題事件」,其實是對另一半產生「無意識的不滿」。她說明,有些夫妻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關係就是很冷淡。可能有些情緒在你另一半的心中,沒有辦法釋懷,所以他會把這樣的心情移轉到你身上。鄧惠文分享了一個案例:有對夫妻結婚時約定,彼此不用有照顧原生家庭的壓力,但過了幾十年,父母生病,老公開始對自己父母有很深的愧疚感,再看看自己的老婆都幫不上忙,「在無意識之間,就對老婆產生了不滿」,不是老婆真的做了什麼,而是老公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對老婆不滿的原因」是來自於「對父母的愧疚感」,這種無意識的不滿變成幸福婚姻的殺手。
鄧惠文建議,當你沒有覺得做錯什麼的時候,不妨想想另一半有沒有什麼「需要」是對你難以啟齒、但又需要你幫忙的,提出來和對方一起完成。
四、 否定的態度
「不屑厭惡根本是感情中的死亡之吻」,加特曼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者李文森(Robert Levenson)發現,不屑厭惡的行為是最能預測一對夫妻會不會離婚的行為指標,預測精準度高達93%。當另一半在分享工作上的難處時,你露出「你怎麼會這麼做事」的表情,或是當伴侶在抱怨生活瑣事時,你輕描淡寫的說:「是你太小心眼了。」無心的一句話,也是婚姻中隱形的殺手。試想,誰願意成天活在被潑冷水的關係中呢?若你的態度讓另一半覺得,在你/妳心裡,你一無是處,夫妻又怎麼能好好相處呢?
醫師鄧惠文說過,「現代人的一生都能活到八九十歲,要知道眼前這個人,可能還要跟你生活三四十年」,你想要繼續被囚禁在沒有溫度的婚姻裡,還是試著找到自己和對方的問題、改變婚姻的關係呢?想清楚,繼續前進的道路,才能清楚明白的通往幸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