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孩子的天賦:父母必修學分,做孩子最好的伯樂

挖掘孩子的天賦:父母必修學分,做孩子最好的伯樂

調皮搗蛋不聽話,就是壞孩子嗎?細心看懂你的寶貝,做孩子一輩子最好的伯樂,是父母必學的功課。


撰文/欣予

孩子上課不專心、作業寫好久、調皮搗蛋講不聽該怎麼辦?學習不受控的孩子,總是讓許多父母傷透腦筋!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趙文崇醫師日前與關心孩子教養的家長們座談分享如何尋找孩子的特質,幫助孩子提升自信找到學習動力。

學齡前 孩子的成長關鍵期

有句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來會打洞!」首先,趙醫師從發育與學習來探討影響孩子成長的兩大因素,孩子的腦神經發展過程會受到父母基因控制的影響。從嬰孩心智發展圖來看,出生4-6週的嬰孩,開始會哭會笑,對外界聲光刺激有反應,為判斷「發展性語言障礙」的關鍵期。

直到1歲之後,孩子開始學會說話,與人際環境有所互動,為判斷「行為性語言障礙」(學習障礙)的關鍵期。由此可見,0-1.5歲期間,發育機轉是建立在環境刺激(學習)與基因控制(發展)之間互動的結果。趙醫師舉例說明,兩個月大的嬰孩會盯著大人的眼睛注視,視覺接觸是嬰孩學習人際溝通的重要感官;哺餵母乳的行為屬於社會性的刺激,將會影響孩子長大之後溝通能力的發展。

理解你的寶貝  乖乖牌 還是 大隻雞晚啼?

「你的孩子是好學生型?還是大隻雞晚發型?」趙醫師提到,孩子的成長發育會受到生理(基因)與環境(刺激)的影響。有些孩子雖然成長發育較為緩慢,父母加強孩子後天的教育及環境的引導,能夠彌補孩子先天發育的缺陷,與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

人類左右腦功能發展雖各有不同,卻是各司其職,偏向左腦功能發展,以文字思考(好學生型);偏向右腦功能發展,以影像圖畫思考(大隻雞晚發型),大多數人85%都是左右腦共制,僅有少數8%偏向右腦,7%偏向左腦。如何認識孩子的學習特質,幫助孩子適性發展,是每位父母要注意的功課。

興趣之所在 潛力之所在

「興趣之所在,就是潛力之所在!」趙醫師表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分為「學齡前的學習」和「學齡後的學習」。「學齡前的學習」以觀察、操作及情境學習為主,最複雜的是「語言能力的建立」;「學齡後的學習」以知識、符號及邏輯學習運用為主,最複雜的是「人際互動的建立」。

他進一步指出,許多父母過於重視孩子左腦功能發展,著重文字語言的學習,卻忽視孩子「做中學」的機會,使得孩子與生俱有的特質,被父母的期待壓抑住,無法有正常的發揮,進而產生社會溝通障礙,整天宅在家裡,害怕與人溝通互動。他鼓勵父母要結合「順勢操作」(陪伴、觀察、示範、嘗試、鼓勵)與「逆勢操作」(給動機、給機會、給工具、繞過障礙、降低壓力、給信心)來幫助孩子找到興趣與專長,並成全孩子發揮自我特質。

父母一定要懂的事  翻轉教養迷思

趙醫師也提到,當孩子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時,有些父母就認定孩子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中樞神經信號處理障礙所產生的症狀,注意力不集中只是症狀,主客觀認定必須要小心!他提醒,父母要學會分辨孩子是「過動」,還是「好動」,必須經過專業醫療評估檢測後才能認定孩子是否罹患ADHD,避免因為錯誤認定而錯失孩子成長學習的機會。最後,趙醫師也鼓勵父母要翻轉教養迷思,欣賞孩子與生俱來的不同,幫助孩子發揮孩子的興趣、找到孩子的自我特質,如此才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以及積極學習的動機。

 

推薦閱讀:

別急著吃棉花糖,自制力讓孩子更有自信、主動,堅持不放棄

教導孩子學自律,開心學習放心玩

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放手而不放任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