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大部分家長在生氣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去打孩子,孩子真的能越打越成器嗎?!
果子傳媒 記者陳又瑄/整理編輯
很多爸媽在孩子犯错的時候都會纠结,要不要教訓孩子?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大部分家長在生氣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去打孩子,孩子真的能越打越成器嗎?
體罰不是唯一的管教方式
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在《分數以外的選擇》書中這樣闡述,零體罰的確是一種理想教養方式,但如果沒辦法在零體罰之下好好管教小孩,那選擇體罰搭配理性愛的教育,以「確實」管教好小孩也是一種選擇。「體罰」絕不是「唯一」的管教方式,也非「值得依賴」的處罰方式,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真的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罰?服不服氣被罰?以及被罰後面的愛與道理為何?
三個階段孩子打不得
1、三歲以內的孩子:這階段的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會被打,所以「體罰」對他們是無效的,反而可能造成孩子膽小、沒有自信,家長應該好好的引導,告訴孩子什麼是能做、什麼是不能做的。
2、六歲之後要少打:六歲以後要減少體罰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學校,自尊心越來越強,並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賞,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訂下清楚的規範讓他們遵行;他們需要父母的理解,當孩子犯錯,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明白他們真正的想法,再教育他們,哪裡做錯了,下次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再犯。
3、進入青春期:對於青少年,切切不可再加以體罰。此時的孩子,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大人要練習將之以「類大人」的個體看待,以武力或暴力的方式教育,只會帶來反效果。
當孩子犯錯時,很多爸媽在教養的過程中,可能因為某些因素,不得不使用較為快速、直接的方法去糾正孩子,這種權威式的教養當下可能有用,但不是長期有效的方法,管教大於體罰,體罰只是管教的方式之一,但動機不正確的暴力體罰,很可能會影響孩童一輩子,甚至傳承錯誤的施教模式到下一代。
打小孩給別人看?其實可能傷了他
有的時候會在公園或社區看見爸媽因為孩子頑皮、不聽話而追著孩子又打又罵,家長在處罰孩子的時候要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其他人在場,孩子也有自尊,不希望被當眾責備,若一直這樣打罵孩子,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一、與父母有距離感: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可能什麼事都不喜歡主動和父母交流,甚至很害怕父母,使孩子與父母之間有很深的距離感。
二、害怕人際互動:常被打的孩子,比較有封閉自我的傾向並且容易缺乏自信,孩子長期處於一個壓抑的環境裡,會比較不敢主動去和別人說話,看到別人靠近會有不適感,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
三、產生焦慮恐懼感:三歲內的孩子神經發育都尚未完善,家長過度恐嚇和粗暴會讓孩子過度緊張,產生恐懼感,可能會使孩子常焦慮不安,大哭大鬧,精神緊張。
四、為自保而開始說謊:有些家長以為打罵可以讓孩子知錯認錯,然而孩子為了避免被罵或挨打,出於保護自己的心理,只好用說謊來逃避懲罰,而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說謊的習慣。
品格教育是重點 處罰!要讓孩子清楚「為什麼」
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犯錯固然要處罰,但個人品格教育的養成才是真正的重點,就像每個家庭都有家法,但這個家法不是父母說了算,而是與孩子共同協商的結果,什麼時候會動用家法?就是已經證明他犯了錯,但是即便事先講好規則,還是會與孩子進行溝通,讓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該接受處罰。
一開始就訂好明確的遊戲規則,真的需要動用的時候也經過孩子同意,這樣的處罰就不會帶著情緒,最重要的是,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處罰。其實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能用合宜的方式溝通,告誡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先了解讓他了解「為什麼?」,若是小孩態度很好,會給他「下一次機會」的進步空間,展現出公義與慈愛的一面。
正向引導、讚美更有用 被愛的孩子快樂又自信
父母的身教固然重要,可以成為孩童學習的榜樣,但要知道孩子的自制力絕對沒有大人好,學習過程一定有犯錯的時候,這時父母要引導孩子內在產生動力,適當的給他讚美、鼓勵,驅使他成長,為了得到父母正向回饋,孩子會做出對的行為,這就是讓品格教育轉化為孩子生命成長的動力。
處罰可能會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無法避免,但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關心、尊重與了解,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與良好的行為,同時也能讓孩子快樂有自信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