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跟憂傷提分手:放過自己,接受無法改變的

好好跟憂傷提分手:放過自己,接受無法改變的

有時候憂傷像一名不速之客,擅自闖進我們的生命,即使我們「以為」已準備好要「面對某個失去」,往往我們能表現的卻遠比想像中脆弱。


文/摩希

你跟憂傷當朋友了嗎?我們都知道要慎選朋友,但不小心憂傷就成了我們的閨蜜,相處時間久了讓我們進入更煎熬的痛苦裡。可是該怎麼讓憂傷優雅地轉身離開,而不是糾纏不休,沐風關懷協會理事長蕭祥修表示,若能學習接受事實、交託憂愁、並專注現在所擁有,就能跟憂傷和平分手,重新出發。

看清事實  接受無法改變的 

曾經引起熱烈討論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女主角宋喬安的孩子被隨機槍殺而死,她因無法接受巨大的悲慟,緊接而來的自責與控訴,讓自己活得行屍走肉,不願意敞開心房與任何人交流,包括身邊最摰愛的家人。有時候憂傷像一位不速之客,連敲門都省了,擅自進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手足無措沒有任何預備,但即使我們以為已經準備好了要「面對這個失去」,往往我們卻表現得比想像中脆弱,一直沉溺在悲傷中不能自己。

「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的作者梅樂蒂‧碧緹列出照顧自己的十四件事,其中一件事即是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她表示「接受這個事實」並不是認命,也不是妥協,而是「看清事實」,知道自己「能做的」與「不能做」的。通常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有自由意志能決定是否「改變自己」,當我們能分辨這當中的不同,憂傷便能離你更遠一步。

療癒悲傷 面對生命課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因槍殺事件陷入悲愴的人當中,最先振作起來的是宋喬安的丈夫劉昭國,他也悲傷、難過,但他知道人生必須繼續過下去,尤其身邊還有他深愛與需要他的人,雖然他也不明白為何事情會發生在他兒子身上,但一昧沉浸在悲傷裡,對誰都沒有好處。

憂傷的原因很多,最令人難以承受的莫過於生離死別,美國心理學會的威廉.沃登在其著作《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裡提到面對摯親的離開,走出悲傷的幾個課題,首先要接受事實並表露悲傷情緒帶來的痛苦,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盡情的哭泣可以釋放情緒與壓力,還能避免將悲傷深藏心底,接著要學習適應失去後的生活,重新開始習慣新的人生,不用強迫自己忘記曾經的種種,而是告訴自己凡走過的,都有其獨特意義。

移轉目光 專注在日常大小事

不管我們失去的是什麼,可能都要面對調適上的痛苦,我們無可避免會專注於失去的人、事、物,而容易忽略客觀的事實,實際上除了失去的,我們還擁有許多,轉變眼光,把目光專注在日常裡的大小事,可以一點一滴地將憂傷釋放,不再讓它成為生命的首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不如意真的占了人生八九成,但緊抓這八九而錯失那一二豈不太可惜?勵志演講家力克‧胡哲說:神不會允許無益的事發生在你生命裡。憂傷是人生過程之一,它使我們的生命更堅韌與開闊,唯有讓你生命的憂傷成為過客而不是枕邊人,它的發生才會有意義。

 

推薦閱讀:

放掉你的過去:跟過去好好說分手,才能大步走向未來

情緒低落怎麼辦?四個方法讓自己跳出來

如何勇敢面對不安全感,尋求生命的擴張與成長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