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長輩圖」? 其實是你不懂長輩的心

看不懂「長輩圖」? 其實是你不懂長輩的心

收到「長輩圖」令你傻眼貓嗎?一張看似「無聊的長輩圖」,其實載滿了長輩對你說不出口的愛與心意。


記者/蕭令婕採訪報導

「登登登……」打開手機訊息,一張張蓮花、樹林、佛祖、風景照的底圖,搭配早午晚安或勵志格言,不回好像不禮貌,但又不知道能回些什麼。每天接收的訊息已經很多了,還要應付長輩們的「長輩圖攻勢」,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張圖,有時卻令人無奈,然而,若細探長輩圖中所承載的情感,或許就能用不同心情與方式回應。

一位年約60歲的陳爸爸分享到,以前都是打電話或家庭拜訪朋友,有時卻不見得有時間跟這麼多朋友保持聯繫,「一天如果想跟100個人保持聯繫,即便一個人講2分鐘的電話,也要200分鐘的時間,現在一秒鐘傳一張圖,幾分鐘就可以跟一群朋友簡單的聯繫!」

陳爸爸強調,想保持聯繫的人很多,但因為生活圈的轉變,不一定每天都能找到合適的話題,就算能打電話聊天或見面,一天的時間最多也只能和幾個人聯繫;但傳一張圖跟老朋友或家人問好,雖然快速卻能保持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有種「見面三分情」的感覺。

長輩圖裡的每一個字都代著父母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愛

陳爸爸說,以前朋友都住很近,很容易可以打招呼,但現在大家都因生活或退休而四散各地,聯繫起來也不容易,有了這些通訊軟體的輔助,反而大家都更能聚集起來,他說:「我都會挑選每天要傳的圖,比如傳給我媽媽的可能是『早安吉祥』,但要傳給朋友或是小孩又會是不同的,會特別挑選比較合適的。」一張看似「無聊的長輩圖」,其實充滿了對一個人的心意。

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曾分享過對長輩的觀察,她認為「長輩圖」提供了一種比較間接且緩和的溝通方式,長輩能把自己想「嘮叨」的內容用圖文的方式傳達,一來能表達對對方的關心,二來能避免面對面說話產生的壓力,又能抒發自己的想法。

事實上也越來越多研究學者認為,長輩透過社交軟體,更容易與親友聯繫情感、建立連結,對長輩的精神心理健康有幫助。蔡佳芬認為,善用通訊軟體反而能「保持好的關係」,例如:若爸媽將想分享的事用「傳」的,孩子就可以不用立刻回覆,等到忙完再回較能有喘息的空間;孩子的一個簡單貼圖回覆也能與長輩互動,更能保持親密的關係。

打開心去看見沒有說出口的關心

成大心理學系學生莊霈淳曾在網路發表《不懂長輩圖? 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一文更是提到,在她的觀察中,長輩圖的分享和年輕人愛在社群軟體上分享自己生活,兩者背後的心理是很類似的,都希望找到認同和歸屬感,或是希望能被關心和互動。

雖然長輩圖有時令人無言,或是你正打算已讀不回時,多想想這些長輩圖中「真摯的情感」,或許你就會想給些回應了,可能你順手點的一個貼圖回覆,都能讓這些長輩們的生活充滿被愛的滿足感和生活的動力!

 

推薦閱讀:

在愛裡學習表達,在界線中學習成長

所謂成長,就是面對一樣的事情,開始有不同的情緒和解決的方法。

欣賞是看見對方長處,不挑剔短處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