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3種常見的錯誤表達,讓你的用心 換來對方的不開心

小心!3種常見的錯誤表達,讓你的用心 換來對方的不開心

愛的表達是一門須要學習的功課,免得自以為給出愛,反而令人受到傷害,卻渾然不知。


整理編輯 / 蕭乃樺

著名的《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作者蓋瑞.巧門(Gary Chapman)探討每個人對愛的表達與接納方式的不同。透過肯定言語、服務行動、真心禮物、精心時刻、身體接觸,來找出自己與對方喜歡被愛的方式。

除了理解彼此的「愛的語言」外,如何表達愛的語言?表達的是否到位?也是一門須要學習的功課,免得自以為給出愛,反而令人受到傷害,卻渾然不知。

分心的陪伴,不是愛 是被忽略的傷害

暑假期間,小姪子來家裡玩,一下子要我聽他講故事,一下子要我跟他玩遊戲,面臨手邊堆疊的工作,不想用手機餵小孩的我,想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請姪子坐在旁邊跟我講故事,一邊處理工作,不時丟下一句:「你說你說~姑姑有在聽喔!」對於姪子的提問,給予沒有眼神交會的回應:「是喔!」「很好,你很棒!」,直到姪子不再講話、默默離開,才驚覺自己明顯分心的行為,對姪子是一種被忽略的傷害。

你是否也曾經期待與配偶,或主管、朋友,有一段精心時刻,可以好好聊一聊?傾心表達時,卻發現對方分心滑手機或不斷看手錶?甚至不耐煩地問:「你到底想說什麼?」其實,有時只想在對談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想法,或單純聊聊天,而當對方不願給出時間和空間,就會感到不被尊重與關注,甚至產生價值的失落感。

其實精心時刻,不一定有特定目的,重點只在於,彼此用心陪伴。

浮誇、客套、不真誠的讚美 徒增尷尬

專題演講結束後,講師要大家分享課堂收穫,得到聽眾許多的「好精彩」、「很棒」的回饋,講師卻表達沒有感受到認同,希望大家練習具體的讚美,例如:「內容提到某個故事,很精彩,有被激勵到!」「講師提到的哪幾個方向,我覺得獲益良多!」具體的讚美,讓對方感覺真實而誠懇;模糊且社交性的客套讚美,容易讓對方感覺好像隔靴搔癢,甚至虛偽。

很多人在讚美後還再接一句「但是~如果~」,這也會讓對方感到挫敗,好像表現永遠都不夠好:例如「你穿著很好看,但頭髮太亂啦!」「你考試有進步很厲害,可是若沒有粗心大意,就能滿分!」共享觀點節目主持人周𢁉正提醒:「雖然有時也需要指正教導,但仍盡量給予單純、且具體的讚美肯定。」

容易給人讚美的人,往往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清楚自己的價值,內在富足,才能用肯定讚美的話語來激勵對方,這樣的人,也大多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若我們存著酸葡萄心理,雖然表面上稱讚他人,內心其實是帶著嫉妒或不滿的情緒,這種不真實的讚美往往缺乏誠意,讓對方感受到虛偽和不被重視,言語一出反倒顯現內在的貧乏及對自己的沒有信心。另外,用詞不當、過於誇張或太過直接,而讓對方感到尷尬或不舒服,也都是表達話語時容易踩到的地雷。

送禮 要關照對方的需要,而非自己的喜好

送禮物,也是愛之語表達方式之一。許多人送禮,往往只一味送自己喜歡的禮物,卻不一定是對方需要或喜愛的東西,反倒讓對方落入困擾又無法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窘境。

王太太分享,自己生日願望的禮物是手機,但先生覺得平板較大又不傷眼,硬是買平板給她,其實她的需求是攜帶方便跟拍照!收到禮物的當下,只有滿滿的失落和不開心。

強迫對方接受禮物,也可能發生在行善時,某偏鄉部落的家長提到:「很多人來我們部落,送一堆所謂的愛心來,都是書本、衣服。其實這邊的孩子沒有閱讀的習慣,衣服我們也不缺,食物反倒比較實在,可以滿足溫飽,這些不合用的物資,反變成部落的困擾了!」送禮的初心本來是美善的,不論送禮或做愛心,最好事先做好功課,知道對方真正的需求,就可以不讓愛的禮物踩雷了。

愛的表達不能給半套 將心比心才是王道

夫妻之間或親子、人際關係中,不經意或不細膩的細節,容易讓人在愛的表達時踩到地雷。多用鼓勵的言語來取代否定的話語;學習描述具體事件來讚美,讓對方感受真實明確的肯定;陪伴,不是處在同一個空間就好,而是願意把專注力和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共享精心時刻;考慮對方需求與喜好,讓送禮直達對方心坎…,這都能夠幫助我們建立相互理解、尊重又溫暖的互動關係。

 

推薦閱讀:

人際關係讓你左右為難? 真誠表達,有效化解衝突對話

批評不一定是對立, 請允許溝通可以有不同聲音

說話,展現你的內在品格。出口前請認真思考+「過篩」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