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功術。給予者,登上巔峰的4個秘訣

職場成功術。給予者,登上巔峰的4個秘訣

暢銷書作家亞當.格蘭特指出,職場上有「給予者」、「索取者」、「互利者」三種人,而真正能成功卓越的往往是「給予者」!為何不用自私自利也能出人頭地,「給予者」的4個成功秘訣告訴你!


整理編輯 / 司提反

我們都想在職場成功,能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獲得最好的成就。所以,各種「成功學」充斥書坊網路,大家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訣。但,培育頂尖商業人才華頓商學院的格蘭特教授,經過多年研究,指出一個驚人的真相。

美國賓州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任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十四歲時曾經想成為跳水選手,但發現比起追逐個人的比賽成就,他更喜歡幫助別人達成目標,因此他全心投入心理學的領域,透過科學的和實務的結合,幫助人們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動機。他寫了一本暢銷書【給予】,並認為這項研究是最啟發人的一堂課。

職場三種人 表現最好和最差的都是「給予者」?!

他說:「在職場上面有三種人,給予者、索取者、互利者,『給予者』總是樂於分享;『索取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互利者』為了可預期的好處而付出相等的代價。試想,長遠來看,誰,會爬到成就金字塔的最頂端?誰,又會淪落到最底端? 」

根據他的觀察和研究,在商場和職場上表現「最好」和「最差」的,並不是「索取者」(taker),也不是「互利者」(matcher)。真正帶領個人和組織走向長遠成功的卓越人士,往往是「給予者」。但是,在組織裡面表現最墊底、顯得精疲力竭的,也往往是「給予者」(giver)。他透過這本書詳細探討,這個現象背後的差異到底是什麼?

給予者 登上巔峰的4個秘密

在這本書中,他透過眾多實驗和案例證明「給予者最有力量」,那些樂於奉獻的給予者可以有非凡的成就,因為他們善用四種人際互動的技巧:

一、為人著想 用「利他」的態度待人

真正的給予者並非為了回報才付出,但他們自然而然在別人需要上的真心付出,卻可以觸及最多人,因此他們的潛在回報也最多。
例如,研究中以驗光師為例,「給予者」型的驗光師銷售眼鏡的業績比互利型的多百分之三十,甚至比索取型的多百分之六十八。因為,給予型的驗光師會多問很多問題,真實提供了來驗光者所需要的資訊,覺得自己得以選擇最適用的眼鏡。

想想,我們選擇的醫師、律師..等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不也常因他們比他人更提供我們期待的關心和服務嗎?

如同 LinkedIn 的創辦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經說過:「乍聽之下這好像違背直覺,但其實一個人越是秉持『利他』的態度,從人際關係得到的好處也越大。如果你的初衷就是幫助別人,那麼你很快就能建立名聲,替自己拓展無數機會。」給予者在人際之間的名聲會隨著時間而不斷累積,索取者的名聲則隨著時間不斷衰退。

給予者不適合百米短跑,卻能在馬拉松中脫穎而出。(奇普.康利Chip Conley)

二、重視團隊 成功不在「我」、而是「我們」

分別索取者和給予者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看他們在談團隊工作表現的時候,用的主詞是什麼。索取者絕大部分都用「我」和「我的」來描述自己的功勞;給予者則會用「我們」和「我們的」來形容是整個團隊的功勞。真正偉大的成果大多是集眾人之力,給予者則不吝嗇把榮耀分享給團隊裡面的每一個人。

另外,當索取者提出改善現況的建議時,別人往往會懷疑他們居心不良,認為他們是在圖謀私利;而當給予者提出建議時,同事去會傾聽,並獎勵他們勇於直言的行為,因為大家會知道給予者的出發點是真心想要貢獻團隊。

三、看見他人潛能 願意用愛 鼓勵與陪伴

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曾經研究過 21 位在國際大賽進入決賽的頂尖鋼琴演奏家,發現他們在童年的時候大多不是最優秀的人才,早年也很少贏得國家性的獎項。唯一的共通點是「他們都遇到了給予型的老師」。他們的啟蒙老師都具有關懷、友善和耐心的特色,這些老師讓孩子真心「喜歡鋼琴」,引發他們的熱情和韌性。因為這些人有了熱情和韌性,堅持地追逐長期的目標,因此獲得了最後的成功。

作者認為,這就是給予者在辨別人才方面獨到的一面:「給予者不會看到高潛力的跡象才採取行動,因為他們通常對別人的意圖感到樂觀且信任,他們擔任領導者、管理者或導師時,經常能看見每個人的潛力。換句話說,給予者心中的預設立場就是『每個人都是潛力股』。」給予者並不是一眼就辨認出優秀人才,而是把每個人都當人才看待,努力栽培出他們最好的一面。

四、柔軟溝通 放下身段「請益」回報更多

給予者用相對柔軟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對方感覺到受尊重。如果能把疑問句改成「請益」,還可以讓對方感到自己的專業受到重視,進而主動貢獻出更好的想法。讓上司給你建設性的批評,讓同事給你不同的觀點,讓下屬給你真正專業的建議。

給的方式不同 成就大不同

那為什麼在組織裡面表現最墊底、顯得精疲力竭的,也是「給予者」呢?

因為最墊底的給予者,往往不是真心想要給予,而是不懂得拒絕,沒辦法不給予,以致不斷被索取而讓自己精疲力盡,乃致耗竭,卻只成為別人眼中的濫好人或墊腳石。

真正的給予者,則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願意看重別人的需要,卻也持守自己的目標和想望,讓二者並存共行。

採「平衡策略」 避免精疲力竭的給予

如果用錯了方法,儘管你是一個最無私的給予者,也可能變成組織裡面表現最差的人。尤其很多給予者會感覺自己總是樂於奉獻,只要有人需要就義不容辭出手幫忙,卻是透過壓榨自己的時間,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幫忙別人的事情裡。這種方式容易打亂自己的計劃,也會讓自己十分疲憊,最後會缺乏足夠的專注力和精力來完成工作,連自己的事情也沒辦法做好,兩頭落空。該如何避免這種情形呢?

比較好的作法是「塊狀給予」,是一種利人利己的平衡策略,平時保留自己的專注,而把真正高品質的給予保留給一個塊狀的時間。這種給予的方式讓你更容易安排行程,也會對每一次的給予感受更加鮮明。

總結來說,這個世界不是零和遊戲,容得下所有人的成就,給予者能夠爬上成就金字塔頂端,卻不把其他人踩在腳下。他們懂得將立足點拓寬,呵護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然後貢獻自己的善意和專長,來造福身邊的人。這應該就是聖經裡所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吧?!

 

推薦閱讀:

職場高手都會做到的三件事: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走出自己的路

領袖必修課,優秀的領導是後天學來的

職場成功三秘訣!願意多承擔一些,機運就在你身邊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