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工作都是為了家!」這是真的嗎?其實家人更需要的,是你的看重與陪伴。
果子傳媒 撰文/吳立民
太座的血紅素不到標準值一半,長年在失血與補鐵的循環打轉,自嘲外強中乾。痛下決心排三個月門診,醫師化被動為主動,鐵劑、造血針多管齊下,血紅素補好補滿,從消極補血到積極補滿。儘管未能根除肌瘤造成的貧血問題,但暈眩、休克的擔憂已得全然釋放,身體已累積足夠的資本對應損耗。
職場亦是如此。重視人際關係、守護顧客網路與年節送禮,都是為了積累深厚關係。防範未來因疏忽造成創傷,藉此保留修復空間。面對家庭關係,我們的態度不也該如此?
忙碌工作為了家?! 其實家人更需要的是陪伴
婚姻家庭看似傳統,卻出乎意料地重要。在崇尚自我中心的世代,許多人不願受家庭束縛,但終將面臨關係撕裂,生命步入孤寂。必須謹慎看待這個問題,以正確態度帶來永續生命。
長輩口頭叨念:「忙碌工作不都是為了家?」但工作之外,是否曾以相同、或一半心思在家人身上?我們心態要擺在正確的方向,看重家人的需要。說來簡單,但該如何落實?如何做到?
愛要「投其所好」 不是滿足自己
儲蓄能備不時之需,血紅素補滿能防失血,「愛的帳戶」當然得同等對待。幸福夫妻能在戰火高升時不被情緒擊敗,甚至從對方負面的行為中見到善意。婚姻專家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在「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書中提到,訣竅是平日在「愛的帳戶」中有厚實存款,用心去學、活出智慧,了解對方的「愛之語」(註:喜歡被愛或表達愛的方式),投其所好。
如果伴侶的「愛之語」是服務的行動,就該殷勤做家事,遠比送上浮誇的花束更能綻露愛意。偏好「精心的時刻」的人,生日最大的期待或許海邊散步,也別大費周章籌辦狂歡派對。要「投其所好」,而非盲目地「滿足自己」,對方才能收到愛意,積累愛的存款。
「索愛」造成傷害 「學習愛」是一生的功課
成長過程中,不免有未得滿足之處。研究顯示,幼年心理受創的人,結婚後容易向配偶「追索」心靈空缺,造成嚴重的婚姻問題。若能清晰分辨這些尚未彌平的創傷,就能釐清根源在己,不再向對方索討,並願意對伴侶表達感謝。
終其一生,難免會在親密關係中受傷,但一顆受傷了的心,卻仍能願意不斷學習去愛,這是人性的美善。健康的婚姻家庭,奠基於健全的個人,不要忘記自己可能犯錯,居功諉過或許是本性,若能謙卑自省,心靈創傷才能得到醫治,這也是經營家庭的重要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