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有心或無意,人總會犯錯,知錯能改不只是負責任的表現,更是使自己得到釋放,並讓局面回歸常軌的新契機!
果子傳媒 撰文 / 厚恩
當你犯了錯,並且沒有人發現,你會坦承,還是用另一個謊言來掩飾錯誤呢?
一日,讀到以色列歷史中,有一位有名的君王—大衛(King David),他統治全以色列的33年間,是以色列國的黃金時代。後人對他的評價多半是一位賢君、勇敢的戰士,不只功績顯赫,他為人謙讓,還善於彈琴作詩,然而,如今每提到大衛王時,總有個污點如影隨形地跟著他……
當大衛結束一段長期被君王追殺、四處逃亡的歲月,好不容易登基之後,順風順水的日子久了,人便安逸鬆懈…
一日,他睡到太陽平下,起來後在王宮頂樓的平台四處走動,看見一位貌美的已婚女子拔示巴正在沐浴,大衛王動了貪念,趁著她的丈夫烏利亞正在前線打仗,便派人接她進宮,同寢後便請她回去了。後來,拔示巴發現有孕,於是託人告訴大衛王,大衛王便將烏利亞從前線調回,命他返鄉回家,藉此讓別人相信孩子是烏利亞的,企圖將二人的事暗地裡掩蓋過去。
不料,烏利亞忠心耿耿,認為將帥和同袍們還在前線征戰,自己怎能在此時回家吃喝快活?便沒有回家。見陰謀無法得逞,大衛便想出借刀殺人之計,他派烏利亞回到前線,囑咐將軍刻意派其去戰勢凶險之處,使他被殺,最終,烏利亞死於烽火戰場,而大衛則順勢迎娶了拔示巴。
雖然,後來大衛在忠臣的勸諫之下,醒悟過來、真心痛悔,但這一連串事件已無法挽回,導致他雖貴為一國之君,但一生坎坷不平、家中刀光劍影、禍患不斷。
這件事讓我想到俗諺說:「說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掩蓋這個謊」,當你試圖遮掩一個過錯時,就很可能使用另一個更嚴重的錯來脫罪,結果不只無法全身而退,反而可能導致更加無法收拾或挽回的局面。
承認錯誤,並拉下臉來認錯、道歉並不容易,但正確的事通常都不容易達成。
這樣做,短期內或許會面臨不少的抨擊和挑戰,且需付上一定的代價,然而,選擇勇敢承擔錯誤,不但可及早思索彌補、改正之法,讓錯誤的傷害降到最低,也是使局面徹底回歸常軌的方法。
人無完美,或多或少都會犯錯,從錯誤中學習,也別忘了原諒自己,然後帶著歷練過的智慧與毅力,更謙卑、更堅定地走在光明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