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托住所愛!陪伴憂鬱必學安慰技巧「三要 三不要」

用愛托住所愛!陪伴憂鬱必學安慰技巧「三要 三不要」

陪伴憂鬱症家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沒有標準做法或是操作手冊可以百分百接住對方的負面情緒,然而,我們能學習一些安慰技巧,貼近對方心裏,用愛托住所愛。


記者蕭令婕 / 整理報導

「沒事!別想太多!」一句好意安慰人的,在憂鬱症患者的耳中聽來可不見得是如此!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台灣108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將近140萬人,憂鬱症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嚴重程度與癌症和愛滋病並駕齊驅,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有一位憂鬱症的患者。

精神科醫師郭峯志提到,根據研究,自殺者中70%患有憂鬱症,憂鬱症是種大腦內分泌物不平衡的表現,通常是外在壓力、性格及體質三方面交互影響的結果,一般來說,以藥物治療為主,再輔以心理治療及動用社會支持網絡,通常有70-85%的病患能獲得明顯改善。因此陪伴者的角色格外重要,陪伴者的一句話能支持著患者,也能讓患者跌入谷底,究竟該如何說出安慰的話語,才能陪伴我們最親愛的人度過難關呢?!掌握「三要三不要」的說話技巧,或許能幫助我們用愛托住所愛。

安慰「三不要」

1. 空泛的鼓勵:「加油!」、「想開一點」這些空泛的鼓勵會讓憂鬱症患者感到更加無力。《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一書中提到,憂鬱症患者最大的敵人就是「沒有動力」,並不是因為不想努力,而是已經對自己無能為力,所以空泛的鼓勵話語對憂鬱症患者不但沒有幫助,還可能會有反效果。

2. 指責:「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會這樣就是因為不知足」、「你抗壓性太低」、「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對方的成長環境與際遇跟你的不同,你可能無法真的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憂鬱症不只是後天造成的,研究發現基因也影響人抗壓性的高低,是先天與後天交互影響的結果,在對方已經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情況下,若還被指責,必定會帶給憂鬱症患者更大的傷害

3. 指導:「我覺得你可以……」、「我覺得這個做法不好,你應該……」當憂鬱症患者說出他的想法時,避免急於指導、給意見,也不要太快否定患者的計畫,避免強加自己的意見在他們身上。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曾分享,憂鬱症患者在腦神經傳導物質功能未恢復前,思考可能會受限,因此不要急於解決他的問題,要先鼓勵他們說出心裡的感受

安慰「三要」

1. 多傾聽、表達陪伴:諮商心理師莊博安提到,陪伴的用意是要讓對方覺得「你不是一個人面對」,因此告訴對方「我會陪你」、「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多表達關心,像是:聊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關懷對方的心情、飲食、睡眠狀況等,甚至不說什麼,只是安靜的傾聽對方的心情,也能讓對方感覺到陪伴,知道自己不是獨自面對,能給予憂鬱症患者力量。

2. 多說具體的讚美: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曾指出:憂鬱症患者常會覺得自己沒價值,陪伴者可以根據事實讚美,提醒他擁有的優點,但也不要言過其實,以免讓容易負面思考的患者又想太多。具體的讚美或許能讓他們拾起一點點的自信。

3. 保持健康的界線:精神科醫師黃偉俐提到,給予過度的支持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他舉例:如果丈夫過度免除憂鬱症太太本身的責任,過度的照顧與承諾,除了會造成自己的壓力外,當無法履行承諾時,太太可能又會犯憂鬱症,造成夫妻關係的失衡。因此,明確的劃出界線,例如:「什麼時候我在忙,可能沒辦法接電話」等,除了能讓陪伴者有喘息的空間,憂鬱症患者也不會因為你一時無法陪伴或反應而被二次傷害。

陪伴憂鬱症患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陪伴的人沒有標準做法或是操作手冊來接住對方負面的情緒,只能用包容和耐心陪伴,有時無心的一句話,也可能讓之前的陪伴都徒勞無功。把握這些安慰的原則,或許能讓你的陪伴更有功效喔!

 

推薦閱讀:

缺乏安全感 ?!跟著這樣做,別讓害怕擔憂鎖住你

走過低潮第一步,先學會放過自己

好好跟憂傷提分手:看清事實,接受無法改變的

情緒是一面反射內心的鏡子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