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頻傳,如何接住你的孩子

青少年自殺頻傳,如何接住你的孩子

彰基精神科主治醫師黃以文說:「沒有青少年是天生要自殺的!」有時候當事人並不需要我們協助做什麼,他們需要的只是了解與陪伴。


記者吳佳樺 / 採訪報導

近日大專院校生尋短事件頻傳,尤以台大生接連數起自殺案例引發社會關注;根據台灣自殺防治中心今年公布的最新數據,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已連續三年創新高,高居青少年十大死因第二位,年輕世代為何選擇自殺來了結剛要綻放的生命,除了感嘆惋惜外,該如何預防與關懷,才能適時接住每個即將墜落的生命。

自殺 沒有單一原因

彰基精神科主治醫師黃以文表示,自殺沒有單一原因。從個人的身心狀況、社會環境、個人成績考核、與他人比較、覺得他人和樂融融自己卻遭遇困難等等…都有可能,大部分的人在這個情況下,要找路走,然而當下找不到路的時候,於是有了輕生念頭。

黃以文強調自殺是為了「解決當下困境」所使用的方法,為了『解決困境』而做出的舉動,是一個『尋求解決』的強烈動機。即使在我們看來是「萬念俱灰」而尋死的動作,也是在萬念俱灰之後的一個解決方案。

台大生=勝利組?! 人生不是只有考試 那麼單純

「台大生事件會引起注意,是因為他是台大生。」黃以文特別說明,全台灣每天有多少人自殺,卻沒有被注意到。這個反映出我們的精英文化的陰影面。成功勝利組是我們定義的,當事人對自己的成功勝利,有不一樣的想法。我們不能用我們的想法來定義這些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他們成功勝利,但是人生不是只有考試做學問這麼單純,這些大學生有沒有資訊可以處理除了功課以外的東西?!

「沒有青少年是天生要自殺的!」黃以文說,不急著將自殺的事情放在每天的問候裡面。「你今天過得快樂嗎?」這個問句,比「你今天想死嗎?」更實際也更人性。所有的事情在講究處理方法之前,都要先弄清楚是要處理甚麼?當事人是生命遇到挫折,那個挫折是可以解決的嗎?我們有能力幫助他嗎?通常當事人不需要我們協助做甚麼事情,只要陪伴與了解。但是有時候需要的是專業的幫助,甚至是暫時的住院治療憂鬱症或強烈的自殺衝動。

 

留意自殺前兆 多一份關懷 救一條人命

據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資料指出,研究證實從「自殺意念」到「自殺行動」是經過一連串演進的,自殺者在行動出現之前,會出現一些徵兆,包括口語、 行為、處境上的變化,包括想法愈來愈負面悲觀,感覺無望;開始出現藥物或酒精過量或濫用等;人格或行為上的轉變,像是愛打扮的人突然不在乎外表、行為更退縮或更外向、飲常睡眠改變;最後可能開始安排一些後事,或者說出輕生話語等…。

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張書森教授的研究也發現,自殺意圖者被送到急診室之後,一年後,只有1-2%再次自殺死亡,而98-99%的人在當下的困難解決之後,就不再有自殺舉動。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是解決當下的困擾之後,就不再有自殺念頭,若能在企圖輕生者覺得「過不去」的當下,及早關懷與陪伴,看見尋死以外,有不同的解決方式,也許就能減少遺憾的發生。

請給自己與愛你的人一次機會!
求助電話:

安心專線 1925
生命線 1995
張老師 1980
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

 

推薦閱讀:

情緒低落怎麼辦?四個方法讓自己跳出來

走過低潮第一步,先學會放過自己

壓力管理5心法:懂自己,不用取悅所有人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