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前,請先問問:你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

溝通前,請先問問:你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

人在氣頭上很難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算吵贏,也不見得是想要的結果;先學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有效溝通的開始。


記者蕭令婕 / 採訪報導

「你都沒在聽我說話」「我有在聽啊!」美國PDA正向教養家長班講師陳文卿分享,有次跟老公說話時,老公在用手機,因此起了爭執,但這件事真的這麼嚴重嗎?有次吵架到最後,老公問她:「所以你到底要什麼?」她才突然驚醒自己已經吵到離初衷很遠了,其實她只是想要有人在她說話時看著她,想感覺被在乎而已,「沒有冷靜下來先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在情緒點上面爭執,只會離想要的目標越來越遠而已。」

人在氣頭上就沒有辦法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時候就算吵贏,也不見得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因此她認為我們要先學會了解照顧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效地與家人溝通。

處理情緒第一步:先學習「形容」自己的情緒

我們很少形容自己的情緒,但學習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能幫助自己體察自己的情緒並消化,陳文卿提出了三個幫助自己和家人體察自己情緒的方法:

一、 情緒紅綠燈

「小孩子的感覺最常被忽略」陳文卿說,孩子還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可以帶學齡前的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綠色是開心,黃燈是有點不開心,紅燈是生氣或是很難過,讓孩子學會在有情緒的時候停下來體察自己的感受,也能讓孩子傳達自己的情緒給其他的家庭成員。

二、1到10分的情緒

小學的孩子會開始有更複雜的情緒,可以換個問題:「10分是滿分,你現在的心情是幾分?」陳文卿笑說,兒子以前都回答:「還好。」她會不知道孩子的心情,所以她會進一步問:「媽媽的還好是5分,你的還好是幾分?」孩子說:「7分。」她說,把抽象的心情具體化,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心情,就更能處理自己的情緒。

三、 情緒的形容詞

你的情緒詞彙多嗎?通常我們都只會用開心、快樂、難過、生氣等,過於簡化的詞彙來形容自己的心情,這樣很難讓幫助自己釐清引起情緒的主因,用正確的情緒詞彙形容自己的心情,有助於我們精準的說出自己的心情,能針對自己在意的點解決問題,也能讓對方精準的理解你

處理情緒第二步:規劃自己的「積極暫停區」

陳文卿建議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有一個自己的積極暫停區。積極暫停區指的是設置一個你喜歡的角落,在這個角落你可以布置你喜歡的東西,例如:小盆栽、小汽車,當你情緒高漲時,你可以提出「我要先去一下積極暫停區」,在那邊冷靜下來,再回來處理問題。

陳文卿說:「每個人的積極暫停區不一樣,我會回房間,跟我的孩子說不要來找我,讓我在裡面冷靜一下;如果家裡沒人,我會泡一杯花茶好好享受一下,像我兒子的積極暫停區就是出去打個球。」她解釋,積極暫停區是一個要事先溝通好的區域,當家庭成員說要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其他人就給他時間和空間處理自己的情緒再溝通

用情緒爭吵沒辦法解決問題,陳文卿說,「不要期待別人對你的情緒負責,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自己消化情緒後,再跟對方一起溝通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離我們想要的關係越來越近!」

 

推薦閱讀:

還沒釐清事實前 別讓情緒衝出口

高情商必修課!抽離情緒才能看見真實

這幾招,讓你「相信美好,就遇見美好」

 

Slider

延伸閱讀

大家都在看
訂閱果子
捐款贊助

因為有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分類

果子專欄

愛的解答站

Slider

追蹤我們